矛與盾共舞:台達電解密數位轉型與資安雙軌策略

Aiworks

2024年8月14日 上午 3:32

產業洞察

身處數位化與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,大型企業普遍面臨技術創新、全球業務協作和資訊安全等多重挑戰。台達電作為工業科技領導者,透過數位轉型、​​人才佈局與在職培訓,實現營運效率的提升,並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。本次 AppWorks School 專訪台達電資訊長暨資安長(CIO&CISO)曾立峰,揭開台達電如何融合其技術核心、驅動數位轉型,進而達成創新成長目標,並以穩健的資安策略確保其安全與持續發展。

一、數位轉型不是終點,透過精準數據提升效率,驅動創新商模

以精準數據驅動數位轉型,打造「標準化」高效組織

資訊收攏與數據分析是關鍵基石

近年來數位轉型是全球關注的焦點,台達電也搭上這波熱潮,不過一開始資訊長曾立峰在談及這個議題時便直接強調:「數位轉型是一種優化手段,而非最終目的」。

台達電積極推動數位轉型的核心概念是為了「成就特定目標」,例如:優化日常營運、分析觀測績效等;在理想情況下,也希望藉此延伸出新的商業模式(Business Model),因此商業流程改善 (Business Process Excellence) 是台達電在啟動轉型時最優先實施的方向。其中,「透過資料的即時收攏、標準化,並達成精準的數據分析」是實現這個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。

他進一步說明,內部的數位轉型可分為客戶參與、生態系統、資訊系統和物聯網裝置四大象限。以第一象限客戶參與為例,涵蓋了客戶關係管理(CRM)、全球客戶資訊的蒐集串連等,當台達能即時收攏這些跨時間、區域與功能等複雜資料,將數據標準化後進行精準的分析,便有機會更準確地控制備料,提升製造和服務品質,讓企業資源在使用上更有效率。

IT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出擊 將數位轉型升級為企業文化

隨著產業的全球整合程度愈來愈高,台達電的商業模式趨向多元化,模式迭代的週期也會縮短許多,除了加速數位轉型與導入人工智慧(AI)外,資訊長曾立峰期待 IT 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。

「早期 IT 會有時間差,需求來了才開始動作,但如果 IT 可以從被動轉為主動、思維從專案導向轉換成產品導向,也許能縮減時間差,甚至可以超前找出關鍵洞察。

台達電將數位轉型視為一種持續的歷程,當商業流程的優化步上軌道,下一步便是將數位轉型變成企業文化。

「當大家都不再刻意談論數位轉型時,就是台達真正數位轉型成功的時刻。」

除了調整企業組織文化、鼓勵大家協作之外,資訊長曾立峰也希望數位能融入每位台達電人的血液中,成為各專案項目優化的基礎依據。

IT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出擊 將數位轉型升級為企業文化

善用神經網絡串連全球 推動標準化資訊傳遞與敏捷管理

當企業規模龐大,在國內外擁有多處據點時,要如何保持敏捷、實現科技賦能是管理者很重要的課題。資訊長曾立峰把總部比喻成大腦、而各個分公司則看作人體四肢,當大腦裝了很多的商業流程,要把這些實務經驗之中的知識傳遞到四肢,過程就得仰賴神經網絡的協助,而 IT 就扮演這個重要的角色,目標是即時傳遞標準化資料,成為內部數位轉型的關鍵。

為了佈建良好的神經網絡,台達電打造各式各樣的「主題協作平台」(例如銷售管理平台、客戶關係管理系統、預算管理平台等),再根據各區域的法規、文化適度調整。當透過平台傳遞標準化的資訊時,就不是「點對點接力傳」,而是「點對面(一次傳達給組織)」,這樣就能確保大家統一接收到第一手資料,不會因為資訊落差或曲解,導致協作模式出錯或效率降低

以上概念雖然看似單純,但實行起來非常不易,不少企業在「資料標準化」便卡關。針對這點,台達電解決的關鍵在於「挑選適合的專案負責人」。資訊長曾立峰解釋,這個專案負責人更需要具備領導力,除了擁有很強的影響力之外,專業領域知識要夠豐富與強大,還要會協調各部門資源、可以看得比別人更廣更遠,讓這樣的人才擔任負責人,才能有效建立標準化的資訊與流程,並由平台接續傳遞、快速與各區域同步。

善用神經網絡串連全球 推動標準化資訊傳遞與敏捷管理

二、創新與資安並進,台達電的雙軌策略與系統化人才佈局

台達電在技術創新與人才佈局上都有清晰明確的方向。資訊長曾立峰強調,台達電作為一個營利事業體,必須以商務發展作為首要目標,因此並不單純只為了追求技術創新而創新,而是為了促進整體商務的成長所以追求技術創新。因此台達電內部設有研究院,採用系統化的方法管理內部所有的創新技術。

台達研究院的基本技術管理框架中,涵蓋了技術與創新兩部分。一方面從研究角度關注未來三到五年技術趨勢;而事業單位確認某項創新技術可行時,便會逐步將其引入業務流程中,承接未來一到三年的技術規劃。

奉守起司理論,資安共存策略不「矛盾」

身為資訊長暨資安長的曾立峰,必須同時肩負「技術創新與資安保護」的平衡,他將兩者比喻成矛與盾,表示比起花時間證明矛盾之間孰強孰弱,更應該將精力放在「如何有效運用矛和盾來提升整體作戰能力」。

「絕對不能忽視台達的營利需求,資安做得再好,如果影響整體商務發展,那便本末倒置」資訊長曾立峰在管理和領導的方向上採取共存策略,追求「在可控風險內實現資安與商務的共存」,而不是極端的清零型防禦。資訊長曾立峰借用起司理論來比喻:「雖然每片起司都有洞,但組合不同起司片時,只要洞與洞之間不完全重疊,便可有效形成多層保護,防止被攻破,既能同時擁有資安,又不會阻礙業務成長,甚至還能跨部門相互搭配。」

至於如何利用跨國人才佈局實現商務目標,台達電也有一套具體的操作模式。

跨國人才佈局的黃金策略:80/20 法則

台達電在全球設有 7 大分區,為了確保所有地區的人才能力能夠迅速到達一定水準,內部會根據不同專案採取多階段策略,最便捷的方式便是透過培訓和平台傳遞;另一種方式則是找出符合能力標準的「教練」,不論是從總部派遣至各區域,或從區域調派至總部學習再回當地傳授,都是加速資訊以神經網絡形式傳遞極有效的方式。

不過資訊長曾立峰也提到,當碰上市場急需的關鍵職能/技術時(例如像數據工程師/資安等),單靠教練傳遞還不夠,必須從組織面著手,例如直接在各分區設置同類型的分支部門,除了能讓技能與資訊快速到位,還能確保其符合當地文化與法規等各面向需求,這樣資訊傳遞的一致性會更高且更有效率。

「以供應鏈為例,有時候工作流程並不能完全適用於各地,因此我們會善用『 80/20 法則』,先識別出 80% 的關鍵重點,後面的 20% 就讓其隨著時間推移、流程反覆實踐而成熟。如此系統化的另一個好處是,就算新進同仁尚不知其所以然,按照步驟也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品質,只有當各分區能共同學習與交流,並保持一致的情況下,才能更有效地推動數位轉型和其他商務發展項目。」

三、培養思維、訓練實務!打造全方位人才發展計畫

以核心特質為基礎 透過在職訓練拓展多元職涯路徑

在人才培育這方面,台達電致力於不斷提升員工的技能與知識,以應對變化多端的技術環境與商業模式,也提供多元化的職涯發展選擇,包含跨職能發展路徑(Dual Career Path)以及非管理職晉升管道,這樣的安排讓員工能根據自身興趣、專長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。

另外,台達電也會透過冰山理論評估並規劃員工的職涯發展。資訊長曾立峰提到,員工的技能和知識是顯而易見的部分,但隱藏在冰山之下的價值觀、自我形象和動機等,才是企業要留意的核心特質。對此台達電採用 360 度員工效能檢核、性向測驗以及人格特質分析,並著重了解員工的強項,決定要培養其專攻特定項目還是走向多元技能,無論如何選擇,都能將人才潛力充分發揮。

從教育方針切入,台達電為確保 IT 及其他部門都能對標公司的商務發展策略,以教育訓練作為基底,而在職訓練(On the Job Training)是更有效率的模式。資訊長曾立峰表示,在職訓練時安排固定一組人員持續從事相同的主題專案,累積熟練度後,除了領域知識和技能外,員工也會慢慢發展出對整體領域的看法,並逐步從專案導向的思考模式轉變為產品導向,進而提升綜合能力。

為了進一步增強專業技能與知識管理,台達電也設置領域專家中心(Center of Excellence, CoE),幫助各個產品線找出一致的方法論提升團隊協作默契,並促進知識技術在公司內部的持續成長與應用。

以核心特質為基礎 透過在職訓練拓展多元職涯路徑

「系統思考、擁抱科技、持續學習」AI 時代下的科技人必備三大特質

面對 AI 崛起的趨勢,資訊長曾立峰歸納三個未來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特質:首先是系統性的思考,不只要培養質疑每件事的習慣,還需要有系統地練習表達與思考,才能發展出自己的中心思想,也才能保持思考時的面向周全及一致性。

其次是願意擁抱科技,與 AI 協作,大家都知道 AI 重要,但職場上願意與 AI 合作的人有限。

「不要總覺得自己最厲害、什麼都要自己來,否則不容易把事情做好。善用 AI 解決部分複雜的工作內容,將有助於整體工作效能的提升。」

最後是持續學習,「AI 某種程度就是知識的統整與再利用,所有的人工智慧都是由『工人智慧』演變而來的,想要發展出好的人工智慧,得先有充足的工人智慧才行。」

因此,人的持續學習和知識累積至關重要,只有不斷吸收新知,才能把人類的智慧和知識層級拉得更高。

台達電不僅注重培養員工的專業技術,更透過明確的目標導向促進公司整體的商務發展和創新能力。在 AI 時代下,台達電的策略將幫助員工更好地擁抱新的技術變革,實現個人與企業的雙贏。

文章標籤

# 數位轉型